10月20日,从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获悉,江西省工业强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日向该省各设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赣江新区经发局、有关开发区管委会印发了关于印发江西省化工园区竞争力提升行动计划(2026-2028年)的通知,要求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行动计划》指出,石化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基础性、支柱型产业,化工园区已经成为江西省石化化工产业发展的主阵地。为贯彻落实″1269″行动计划,加快培育产业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智慧化水平高、规模效益领先的化工园区,提升我省化工园区的竞争力,推动石化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主要目标是,以提升化工园区竞争力为目标,推动全省化工园区产业经济规模不断壮大,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和智慧化水平不断提升。鼓励各认定化工园区按照《化工园区竞争力评价导则》(HG/T 6312-2024)有关要求推进化工园区建设,不断提升竞争力水平。到2027年,力争6家认定化工园区达到竞争力一级水平;到2028年,力争10家左右认定化工园区达到竞争力一级水平。
《行动计划》重点任务,一是提升园区产业规模,提升园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数字化水平,提升园区可持续发展水平。
优化产业布局。化工园区要立足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完善石化化工产业发展规划,理清产业链条上下游关系,打造1-2条符合地方特色,具有较高产业关联度,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链。鼓励化工园区通过盘活现有企业地块、腾笼换鸟等方式,支持企业兼并重组,推动产业布局科学合理。
培育一批优质企业。鼓励发展基础好、科技实力强,具有行业领先技术的石化化工企业成长为链主型企业。鼓励龙头企业以市场为导向,聚焦优势领域,向下游延伸发展,有序实现扩产增效。打造石化化工行业新品牌,推进一批优势突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加快发展。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培育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推动产业链群提升。鼓励化工园区围绕主导产业链,建设一批补链延链项目,打造优势突出的石化化工产业链条。在引导企业集聚的基础上,推动园区及园区内的企业协同发展。打造重点突出、方向清晰、路径明确的特色化工产业集群。按照″五个一流″标准和″六个一″建设模式,培育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和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企业聚焦发展需求,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争取在产品开发、技术改进、工艺优化等方面有突破,提高成果转化数量,积累更多实用的发明专利,激发园区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强化创新平台建设。鼓励化工园区建设产业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试基地等研发平台和机构,推动高校、化工科研院所与石化化工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服务企业,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建设智慧化工园区。化工园区要结合实际完善智慧化信息基础设施和智慧化支撑平台,全面提升园区监督管理信息化、分析决策智能化、应急救援一体化支撑能力。
打造数字化转型标杆。引导园内企业利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进行全链条改造,加大核心装备、关键工序智能化改造和载体平台数字化提升等领域的投入,引导园内的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打造数字领航、小灯塔、数智工厂等标杆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数字化转型。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化工园区要根据产业发展需求,有计划地扩容,明确园内工业企业亩均投资强度、亩均营收和亩均税收,采取有效措施,盘活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能。
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严格落实化工园区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确保化工园区安全风险等级保持在一般(C)或较低(D)风险等级
提高绿色发展水平。建设完善安全环保的监测监控风险预警体系,筑牢安全环保防线。推动石化化工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技术改造,积极推广先进适用的节能、低碳、节水技术以及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实现节能减排、降耗增效,打造绿色园区、绿色工厂。园区内大气环境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地下水质量和土壤质量均要满足化工园区所在设区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要求。
《行动计划》要求,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等5部门印发的《关于推进化工园区规范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工信厅联原函〔2025〕317号)有关要求,组织开展化工园区竞争力水平评估,遴选一批产业基础好、产业链条完整、特色鲜明、智慧化水平高的化工园区,支持其推进项目建设,打造特色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提升竞争力水平。要求各地要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全面推进化工园区竞争力提升各项工作。化工园区所在开发区管委会要扛牢主体责任,健全管理机制,优化服务保障,确保化工园区竞争力提升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求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化工园区竞争力提升工作的跟踪指导,及时总结典型经验做法,改进不足,协调解决有关问题,确保工作有序推进。